当前位置: 首 页 > 支部风采 > 正文
【保卫处】忆先烈、守初心—保卫处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侧记
发布时间:2017/05/08

为加强保卫处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,明确党员自身的责任使命,提高个人政治素质与品行,5月5日-7日保卫处党支部结合当前开展的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党员赴湖北省红安县开展以“踏寻先辈足迹、弘扬革命精神”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活动。

   “小小红安、真不简单” ,红安,原名黄安,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,是著名的“将军县”。红安,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—董必武和李先念;产生了223位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,居全国之首;走出了三支红军主力部队红四方面军、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;红安,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奉献了14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,其中登记在册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2552名,牺牲之重、贡献之大,全国罕见。

    红安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是仅次于井冈山和延安的革命圣地,国家为了表彰黄安人民红心永向党,前仆后继,勇往直前的彻底革命精神和坚持革命红旗永不倒的光辉业绩,经呈奉中南军政委员会同意,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,黄安县正式更名为红安县。

   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……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,永不叛党”。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,面对鲜红的党旗,全体党员庄严地举起右手,重温了入党誓词。

 

 

      怀着庄重的心情,全体党员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、董必武纪念馆、革命烈士纪念墙等场馆,一张张图片,一个个名字,让大家了解了红安,了解了英烈,了解红安精神,了解了革命先烈们艰苦卓绝的历程。

 “140000”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,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、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数字、这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数字,红安县在20多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,48万人人好汉、人人是兵,为实现民主、独立、解放,14万英雄红安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。他们有的“上阵父子兵”,有的“夫妻同行”,有的“兄弟齐心”,有的“满门忠烈”。在镌刻了140000红安烈士名字的革命烈士纪念墙面前,同志们久久的沉默,仿佛又回到了那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年代,全体党员充分认识到,革命先烈之所以抛头颅,洒热血,视死如归,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,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,必定能取得最终成功。

 

   在七里坪长胜街革命遗址,大家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、鄂豫皖苏维埃银行、列宁市经济公社、鄂豫皖中西药局……走在古朴的街道上,触摸这些革命的遗迹,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革命盛景。

 

 在李先念故居,同志们了解了李先念从一个农民木匠成长为共和国主席的艰苦历程。学习了整个红安高桥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和李先念的家族史料。全体党员观看了李先念诞辰一百周年记录片《大爱》,全体同志深深沉浸在李先念女儿感人至深的回忆中,深深感受到李先念主席一生伟大的党性,纷纷表示不忘初心、勇敢前行,弘扬革命精神。 

    通过红色教育活动,全体党员深刻认识到了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进一步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,增强了贯彻落实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牢记革命历史,传承革命精神,坚定理想信念,努力工作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。